本报讯 记者张舒慧报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勾勒出我国城市未来发展蓝图,为我国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引。从《意见》具体内容看,政府采购将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意见》为政府采购拓宽了新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新型建材研发应用,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管网建设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打造集约统一、数据融合、高效协同的城市数字底座,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和多场景应用,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公共服务“一网通享”;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对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保护,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动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整体保护,活化利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结合实际开展文化展示、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加强文物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等等。
在《意见》出台之前,政府采购已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绿色建筑方面,财政部等部门推行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要求运用政府采购政策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建设绿色建筑,着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打造宜居、绿色、低碳城市。目前上述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101个市(市辖区),纳入政策实施范围的项目包括医院、学校、办公楼、综合体、展览馆、会展中心、体育馆、保障性住房以及旧城改造等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在科技创新方面,财政部增设合作创新采购方式,以完善政府采购支持科技创新制度,北京、浙江、湖南等地积极推动这种新采购方式落地,完成了一批合作创新采购项目。此外,文化发展、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也一直是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如安徽省铜陵市通过政府采购实施13个文物保护及修缮等项目,支持市博物馆等文物管理部门改善文物保护条件;甘肃省敦煌市通过政府采购对敦煌第130窟大型洞窟进行数据采集;上海市杨浦区通过政府采购建设建筑领域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广东省东莞市通过政府采购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运维等。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日臻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也日益凸显。在实践中,我国政府采购已经从‘花钱买东西’转变成了‘引导市场发展’的战略工具。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采购加大了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的政策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表示,这不仅是中国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而且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转型高度契合。我国城市发展理念和作为公共财政支出重要方式的政府采购理念高度一致,都是以满足公共利益、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目的。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政府采购既能引导城市发展方式转型,也能直接赋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此外,政府采购的各项政策功能是一脉相承的。比如,购买绿色环保产品,既是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也是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还是政府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体现。政策目标的一致性,政策功能的多元性,使得政府采购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也必将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最为有效的治理工具。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